“我又情不自禁提筆寫這封表揚信,亦是感謝信。”
9月28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陪護中心,患者王女士及其女兒在出院前專程送來兩封感情真摯的手寫表揚信,一旁坐在輪椅上的王女士為泰心康護護理員屈曉云豎起了大拇指。
王女士的女兒緊緊握住項目主管李娜的手,連聲道謝:“屈姐不辭辛勞,精心護理,不僅從生活上盡心照顧,精神上的陪伴和鼓勵更是真真切切,我們家屬都看在眼里,非常的感動,也非常放心把母親交給屈姐(照顧)。”
究竟是怎樣的陪護服務讓患者連連稱贊,讓家屬如此放心?
9月1日,家屬經(jīng)鄰床患者介紹院方唯一指定陪護中心-泰心康護,告知母親病情并想聘請一名護理員。介于患者情況,陪護中心為其專門安排了細致體貼的婦科護理員屈曉云進行一對一專屬式照護。
剛從手術室出來的王女士,渾身插滿了各種管子,無法下床自理生活。家屬看著“管道叢生”的母親傻了眼,坦言說,自己連碰都不敢碰,更別說是日常照顧了。
王女士住院期間,屈曉云無微不至地照料其的生活,依照護士囑托每隔2小時為她翻身一次。工作中除了照看好各種管子,確保不發(fā)生折疊、脫落或發(fā)生逆流現(xiàn)象外,還需要密切觀察管子里引流出的體液情況,并及時匯報給護士。
清晨7:00,屈曉云已將王女士夜間輸液、排尿情況通過微信給了家屬。“9月3日,夜間12點-凌晨6點,王姐打了3瓶點滴,夜間排尿2次,身上的管子沒有任何異常。”7:10,屈曉云已打好了飯菜在病房內協(xié)助王女士洗臉梳頭食用,屈曉云邊陪同王女士聊天,邊為她輕輕揉捏手指。“王姐,您氣色特別好啊。剛剛您女兒還發(fā)微信問我今天您心情如何呢!”
9月8日,在交大一附院婦科團隊精心診療下,王女士康復出院了。
出院后的第5天,王女士再次入院治療,家屬點名邀請屈曉云前往交大一附院長安區(qū)醫(yī)院照護其母親。
9月19日,王女士因患者嗓子發(fā)炎,吃飯下咽困難,小米粥類的顆粒狀食物“劃”的她嗓子疼,醫(yī)院的飯菜也不喜歡吃。為了讓患者多吃些飯、補充營養(yǎng),屈曉云專程去醫(yī)生辦公室詢問王女士的飲食注意事項。
每天清晨6:30,屈曉云拿著飯盒去馬路對面購買豆?jié){,適合患者吃的食物;颊咄跖康呐畠涸诒頁P信中這樣說:“前些天,西安這下起了雨,連傘都沒有打,買回來食物時屈姐已經(jīng)全身淋濕,當問起問什么不打傘就出去了,她說一早一中午排隊人多,打個傘不方便拿飯。”
盡管臥床已一個多月,王女士仍整潔體面,身上沒有任何壓瘡。家屬對此十分感激,連夸屈曉云專業(yè)。“常聽我母親講,屈姐工作積極主動,都不用我母親叫她,全部都想到前面,做到前面,我母親連連夸她,屈姐卻說這是她的工作,應該的...”
“屈曉云作為項目團隊一名優(yōu)秀的護理員,她護理技能強,工作態(tài)度誠懇,以患者為中心,我為團隊里有這樣的隊友感到驕傲,為您點贊!”
——項目經(jīng)理史聯(lián)杰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項目投稿